让清正廉洁成为共产党人的自觉追求
清正廉洁是为政之本,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基本准则。新时代确保“党不变质、不变色、不变味”,必须让清正廉洁成为广大共产党员的自觉追求,夯实马克思主义廉洁型执政党建设的根基。
自觉保持清正廉洁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。马克思主义政党始终代表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。毛泽东同志明确指出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”,习近平总书记强调“人民群众最痛恨腐败现象,腐败是我们党面临的最大威胁”。这些都是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结合党情、国情、民情,对廉政建设的根本出发点的重要论述,彰显了党坚持人民立场、为民服务、人民至上的根本宗旨和价值取向。每位共产党员都应自觉遵守党的章程和纪律,把清正廉洁作为基本准则,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人民利益的关系,保持共产党人的应有品质,党的先进性、纯洁性才能得到体现和落实。
自觉保持清正廉洁是巩固党执政地位的内在需要。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的选择、人民的选择。廉洁品质是党的传统美德和政治优势。百年来,中国共产党始终将廉政建设摆在攸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重要位置,不断强化自身建设,努力保持自身的先进性,巩固了自己的执政地位。但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一劳永逸、一成不变的,过去先进不等于现在先进,现在先进不等于永远先进。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,“腐败是社会毒瘤,如果任凭腐败问题愈演愈烈,最终必然亡党亡国。”优秀党员干部的廉政实践构成了党清正廉洁精神的内核,凝聚为一种高尚的廉洁气质,关乎党的执政合法性和人民政治认同,关乎党的凝聚力、号召力、影响力和战斗力。
自觉保持清正廉洁是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的重要任务。政治生态是检验管党治党是否有力的重要标尺,“净化党内政治生态,是党的建设中带有根本性、基础性的问题”。由于受到腐败思想、腐败文化等侵蚀,无视党纪国法、无视人民利益、以权谋私等污染破坏政治生态的乱象仍存在于少部分党员干部之中。虽仅是少数,但严重损害党的形象,激化党群、干群矛盾,甚至动摇党的根基。因世情、党情、国情的变化,党面临的挑战更多,党风廉政建设要求更高。党的各级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自觉保持清正廉洁,增强党的自我净化、自我完善、自我革新和自我提高能力,有助于铲除腐败土壤,形塑党的廉洁形象,保障人民利益,构建风清气正的党内政治生态,从而切实推动党的治理科学化、体系化、现代化发展。党的十八大以来,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“以猛药去疴、重典治乱的决心,以刮骨疗毒、壮士断腕的勇气,坚决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”,党风廉政建设取得了历史性成就。但同时也面临着贪腐行为屡禁不止、“四风”问题变异重来等严峻挑战,清正廉洁的良好风气的养成需要多措并举、多管齐下、持之以恒。
强化党员思想自觉,筑牢自觉保持清正廉洁的文化根基。培育思想自觉是践行廉政建设的首要任务,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纯洁性的前提。注重思想建设,发挥内因的决定作用,把清正廉洁的要求内化为广大党员的自觉追求,是党风政风根本好转的前提。思想理论教育是我们党强化党员思想自觉、强化自身建设的重要手段。要加强党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,用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全党、整合全党。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既是共产党人认识世界、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,也是加强自身建设、保持清正廉洁的重要法宝;要加强党员的理想信念和宗旨教育,通过政治仪式与情感动员,坚定党员的理想信念,补足党员精神上的“钙”,切实解决好世界观、人生观、价值观这个“总开关”问题,不断锤炼党员对党忠诚的政治品质,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;要加强党员的道德教育,提高党员的主体道德认识,确立良好的道德观,塑造美好的道德品格,引导党员当好社会主义道德先锋模范,以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,构建正气充盈的政治生态,筑牢自觉保持清正廉洁的文化根基。
强化党员法治思维,凝聚自觉保持清正廉洁的内生动力。遵循法治思维是保持党员清正廉洁、实现廉洁政治目标的有效路径。观照历史实践,中国共产党在管党治党的过程中十分重视对法治思维的贯彻与落实,逐步健全完善国家法律和党内法规。要不断强化党员的法治思维和法治信仰,牢固树立权由法定、权依法行、“法治面前没有特权、制度约束没有例外”的法治理念,绝不触碰法律底线、逾越法律红线,共同营造遇事找法、办事靠法的法治氛围;要主动学习、严格遵守党纪国法,自觉严格执行反腐法律法规,防止“用组织程序代替法律规范、用工作纪律代替法律规定、用领导意志代替法纪要求等行为”。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,中国共产党只有以严密的反腐败法规体系来维护党的先进性、纯洁性,才能不断巩固发展反腐败斗争的压倒性胜利。
当今社会正处在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之中,共产党员只有时刻坚持为肩上重任而自重,为坚持真理修正错误而自省,为奋发向上、锐意进取而自励,在不断增强自觉意识上狠下功夫,才能使自己的思想和言行与党的性质、宗旨相符,清正廉洁才会水到渠成。